
7月22日,SmartShow智慧教育领袖峰会暨“广州市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创新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于广州富力君悦大酒店成功召开。
本次峰会的举办,正是为了让政府、院校、厂商、集成服务商建立供需综合服务体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因为教育一直是引发社会普遍焦虑的高频话题,国家提倡减负、学校要保证效率效果、家长渴求优质教育资源,这些矛盾背后的根源是优质教育资源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云合科技是一家专注课堂信息化数据采集的企业,作为本次峰会的赞助单位, 云合科技在峰会上展示了一学通智慧课堂系统,通过以互动教学为核心,融合纸笔课堂、同步课堂、双师课堂、教育资源等,构建一体化的智慧校园应用解决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
“智慧教室如何转识成智?转识成智,是从知识、认识、技术变成智慧的上升运动,这既是教育、教学和人的学习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智慧教室项目发展的重要走向。之所以强调智慧教室转识成智,是因为我们常见把课堂的内容聚焦于知识。
人工智能是一把菜刀,是技术产品之一。如果技术能够改变教学,我们拥有一把好的菜刀,前提是我们要拥有做美味佳肴的技术,人工智能不是魔法师,善用技术的教师,才是真正魔法师。”

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正高级教师王同聚
“人工智能教育融合的最终形态将是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核心依赖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现代学校。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5G技术、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人工智能推上了风口浪尖。人工智能进学校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跨界融合、开拓创新、复合型的人工智能的高级人才。”

学乐云渠道事业部总监李建新
学乐云渠道事业部总监李总作为教育信息化领军企业在现场为大家带来了以“从集成到运营-购买服务新模式应对解读”为主题的演讲。
“教育为什么需要大数据?只有教育大数据才能实现因材施教。2000年前就知道最好的教育,孔夫子讲因材施教。现在1个老师50、60个孩子,想要实现因材施教,不好实现,现在基本上在凭经验、汇报做决策 , 只有大数据才能实现教师的精准教学、实现新高考改革的成功、实现学校和教育局的科学管理,政府提出要让教育变得公平而有质量,只有大数据才能让其变成现实。
那么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大数据?最核心的是有教与学的数据、考试的数据,只有采集了这一部分原生数据,管理、评价、教研、互动才会有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才能打通整个底层架构。”

在本次论坛的最后,备受期待的圆桌沙龙正式开始,参与圆桌沙龙的嘉宾为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香港教育装备协会会长尹继贤、学乐云渠道事业部总监李建新、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正高级教师王同聚、广州中长康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清平。
本次讨论 协会/专家/用户/品牌/集成 汇聚一堂,各抒己见,共话“面对智慧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看粤港澳地区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教育是怎样的?
讨论的最后大家一致认同院校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应用为王,集成创新,高度融合,一定是以用户,一线的教学应用为王道,加强技术的集成创新,最后使技术和角色高度融合。”